一次常规的乳腺结节复查,却让患者聂女士陷入了难以确诊的医疗迷局。面对让常规检测手段失灵的结节,廉江市人民医院乳腺科主任黄恒展开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最终凭借其执着与担当,为来自四川的聂女士揭开了谜底:为乳腺癌的一种极罕见亚型(全球报道不足百例),并成功为她完成了手术。
迷雾:从常规复查到罕见病疑云
聂女士早在几年前便发现乳腺结节,因听闻廉江市人民医院乳腺科主任黄恒医术精湛,近日,她专程找到黄恒求诊。黄恒主任仔细查看检查结果后,凭借丰富的经验提出警惕:“这个结节看着有问题,需要手术做病理活检。”聂女士随即接受了乳腺肿块活检,但病理结果却如一团迷雾笼罩而来:常规检测无法定性,需进行免疫组化分析。
然而,做免疫组化结果仍无法明确良恶性,廉江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启动疑难病例会诊机制,邀请知名病理专家远程会诊。等待病理结果的过程对焦急的患者来说是一种漫长的煎熬,她常常在夜晚惊醒,反复翻看手机,生怕错过一条消息。
“医生,我到底是癌还是没癌?”面对患者的疑惑,黄恒坚定地回答:“我们正在尽一切努力,一定会给您一个答案。”
出乎意料的是专家会诊后,结论依然模糊:“考虑为分泌性癌,但无法确诊,需进一步分子检测。”这意味着,必须将病理组织送往更高层级的实验室进行基因层面的分析。
突围:驱车百里护送“生命样本”
面对这一罕见、疑难的病例,唯一的方法是尽快将病理组织送往更高层级的实验室进行分子检测。黄恒没有让患者和家属自行奔波,第一时间联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专家,得知对方即将赴湛江参加学术会议,她当即做出决定——亲自将病理玻片送过去。
“患者是外地人,人生地不熟,如果让她自己带标本去广州,路上万一损坏、延误,后果不堪设想。”黄恒说,“这不只是几张玻璃片,是患者的全部希望。”
当天清晨,黄恒驱车一个多小时,穿越暴雨将至的粤西大地,准时到达会场,将标本交到正在参会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专家手中,反复叮嘱:“这是个特殊病例,一直未能确诊,患者很是焦急。”
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为后续的确诊赢得了宝贵时间。数日后,广州病理会诊专家传来最终报告:乳腺伴极性翻转的高细胞癌(tall cell carcinoma with reversed polarity ,TCCRP)——为乳腺癌的一种极罕见亚型,全球报道不足百例,2003年由Eusebi等首次报道,2019年第5版WHO乳腺肿瘤分类中将其纳入乳腺癌的组织学亚型。“虽然确诊是癌,但我终于知道了自己得的是什么病。”患者哽咽道,“我不再是‘疑似’,不再是‘可能’,我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了。”
新生:确诊后的希望与医患真情
在基层医院,面对罕见的病例,医生往往面临巨大压力。黄恒主任坦言:“我们没有顶尖的检测设备,但我们可以有顶尖的责任心。哪怕只有1%的可能,也要为患者付出100%的努力。”在患者确诊的过程中,她不仅帮助联系上级专家,更全程跟进病理流转、协调检测进度,甚至在深夜回复患者家属的咨询信息。“她不是我的亲人,但当她来找我的那一刻,她就是我的病人,我必须对她负责。”
最终,黄恒主任团队综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手术方案,顺利完成了右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右乳腺癌保乳手术+胸外侧带蒂复合组织瓣转移修复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时患者将一面写着“妙手灵药除痼疾,医德双馨传四方”的牌匾送到乳腺科医护人员手中。“在廉江求医,黄主任就像我的家人一样关心我,陪伴我一起战胜病魔。”她说。
目前,廉江市人民医院乳腺科通过多学科讨论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这个案例不仅是一段医患携手的佳话,更是基层医疗能力提升的生动体现。黄恒主任说:“我们希望通过专家帮扶、远程协作、技术攻坚等方式,让更多复杂疑难疾病在基层就能够得到规范处置,减少患者异地求医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