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姨是一位与类风湿关节炎搏斗了十余年的“斗士”,她的身体如同一本厚重的病历,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和病痛的折磨。除了类风湿关节炎,她还患有2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不久前,她还因消化道出血被紧急送医,那段与死神竞速的入院经历仍历历在目。她克服重重关卡,即便一身疲惫却仍表现出顽强的毅力,每次入院都充满信心坚持到康复出院,背后隐藏的艰辛常人难以想象,她病历上的记载页页沉重,每一笔都刻满了与病魔抗争的倔强,让人心疼不已。
这次她因双上肢关节剧痛入院,初见她时整个人像是被打焉了的茄子,毫无生气,眼神空洞无神,情绪低落,用她自己的话说疼得喘不过气,没有了以往的神情。密密麻麻的刺痛侵袭她的骨头,让她一度想放弃治疗,也不大愿意进食。
一天上午,我按例巡视患者,经过周姨的病房时很安静,走近看她蜷缩在被窝里,眉头紧锁,心事重重,布满青筋有些变形的双手如同枯枝般微曲,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我轻声询问:“周姨,您今天感觉怎样?有哪里不舒服吗?”她沉默许久,才缓缓转头,声音有点沙哑“林护士,我这病……是个无底洞。”
我扶她坐起给她倒了一杯温水,她接过水叹了口气说:“类风湿折磨我十多年,骨头都已变形,现在又增加了心脏、胃的疾病,今年六月还出现过消化道出血……”停顿了一下,“我这副身体一身都是病,不但自己遭罪还成了家里的累赘,孩子们在外地工作,每次我住院他们都得请假回来,医药费又贵,他们赚的钱几乎都用在我这个无底洞,我这把老骨头,真是不想再折腾了。”说完她用袖子擦了擦眼角,一副万念俱灰的样子。我握住她的双手,轻声问道:“周姨,您是不是担心给孩子增加负担?”
她沉默片刻,低声说:“是拖累,我活着,就是拖累他们,我夜里睡不好,吃不下,药也不想吃了。”她握了握被子,接着说:“类风湿的药伤胃,吃了怕出血,不吃关节又疼得难以忍受,夜里常常惊醒,有时候真想一死了之。”
我松开周姨的手,转到身后轻抚一下她的肩膀,待她稍微平静一点后轻声问道:“您还记得上次消化道出血住院时,是谁一直陪伴在您身边吗?”她愣了愣,心疼地道:“是我儿子,那时他请假照顾我,给我端屎端尿,眼睛熬得通红。”“您看到他如此辛苦,心里有何感受?” “心疼啊。”她声音微微颤抖,“不想再拖累他,他既要出钱又要出力,跟着受罪。”
“您心疼儿子,儿子肯定也心疼您呀?陈叔告诉我,您儿子说还没让您享过福,只希望您少受点苦,他花多少钱都愿意,如果您现在放弃,他们会多么难过?”这时泪水从周姨的眼角滑落,提到她儿子她似乎有点于心不忍了。
我拿出PDA机,翻出用药记录告诉她,“周姨,医生已经给您调整了类风湿的止痛药剂量,既能减轻疼痛,又不刺激胃,出血的可能性很小很小了,至于费用,这个药医保能报销,您不必担心,相比金钱,生命更宝贵吧,您儿子一次都没有抱怨过,忙前忙后,还常常和我们说要尽力给您好好治疗。”我转到她面前微笑地说:“如果您的儿子遇到困难,您会袖手旁观吗?”“那肯定不会!”周姨直了直身子说。
“这就对了,亲人的心都是一样的,您要做的就是开心一些,好好吃饭、睡觉、按时服药,病才能慢慢好转,病好了就是帮助他们了。”看她心情有些好转,我又给她分享了病房里的几个小故事,她听得非常认真,眼里似乎闪过一束希望的光。我继续笑着说,“您现在就像一台机器,需要偶尔给零件做做保养,保养好了,才能和家人一起开心地生活,我说的对吗!”
周姨终于笑了,尽管眼角的皱纹还带着少许泪痕,她说:“你这丫头说得很有道理,以前这么难都熬过来了,这次我一定也可以,听你的话,好好吃饭,按时吃药,争取早日出院!”她的笑容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而明媚。
中午,陈叔送餐来时,她第一次主动要求吃东西,并且心情好好的吃完了大半碗粥,整个人呈现出了以往的自信,虽然疼痛依旧折磨着她,但此刻,她重新拥有了和病魔顽强斗争的意念。
阳光透过窗户洒落在周姨的病床上,映出一片温暖的光辉,我忽然顿悟,面对多种病因情况复杂的患者,她的痛苦常常不仅来自肉体的疼痛,更多是心理上的压力,内心的恐惧,恐惧病情复杂治不好,增加家里的负担,成为家人的累赘。面对这些,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给予理解,在护理过程中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倾听,多一点安慰,帮助其找回继续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