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病房里只有偶尔传来的仪器滴滴声和患者微弱的呼吸声,这天我值夜班时,按照巡视查房的时间表,缓缓巡视每一个病房,确保每位患者都在安然入眠的状态。然而,当我巡视到6床时,发现李姨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神情焦虑。6床的李姨,是今天刚入院的病人,明天一早要接受鼻息肉切除手术。当时已是凌晨1点,我上前轻声询问:“李姨,您怎么还没睡呀?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李姨叹了口气,回答道:“明天要做手术了,我害怕得睡不着。”
听到这里,我俯下身,伸手想探她的额头,她却像被烫到一样后缩了一下,随即又放松下来,任由我的掌心贴上她的皮肤——没有发烧,只有冷汗的冰凉。我轻轻握住她的手,小声询问:“您是害怕什么呢?”李姨眉头紧锁地说:“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住院,我有点慌……明天要做手术了,现在我一闭上眼就觉得手术刀在眼前晃,越想越怕,根本睡不着。”我试着开导她:“李姨,这个‘害怕’除了让您焦虑睡不着,还有给您带来什么好的影响吗?”李姨想了想,回答道:“家人和孩子们给了我更多的陪伴和关心,这个算吗?”我:“当然算!您可以多说说这个好的影响吗?”李姨:“我儿女工作都很忙,平时没有什么时间陪我,这次不舒服他们特别关心我,都来陪着我。”我细心聆听着她的倾诉,试图让她能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那如果完成手术后,您会是怎么样?”李姨说:“那病好了,就可以让他们少些担心我,他们也能放心出去工作。”我顺着李姨的话进一步引导她:“那您觉得要怎样做才能让他们放心去忙工作,不用担心您呢?”李姨愣了愣,随即嘴角慢慢扬起一点笑意:“我得勇敢点,相信我们医生技术,好好治疗,快点让自己好起来。”我竖起大拇指说:“李姨您真棒!我相信您可以的”。李姨说:“护士,谢谢你,跟你聊一聊我心里也没那么害怕了。”
李姨接着问:“麻醉的时候我是睡着的吗?会不会疼啊?”我耐心解释:“麻醉过程中您是睡着的,麻醉师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和剂量,并且在手术过程中会全程监控您的情况,确保麻醉的安全性,您不用太过紧张。”李姨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我也是打听着这医院好才来的,这一天下来,看你们医生护士都这么细心,我也相信你们。”我微笑着说:“手术是现代医学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医生们会以最小的创伤来给您完成手术,并且术后会有专业的护理团队照顾您,帮助您尽快恢复,您在这就安心治疗吧。”她握着我的手说:“谢谢你,听你这么说,我心里踏实多了。”
为了进一步缓解李姨的焦虑情绪,我给她讲了一些成功手术的案例,并告诉她术前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都有很大的帮助。我还教给她一些放松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等。李姨跟着我的节奏慢慢吸气、呼气,肩膀渐渐放平,攥着被角的手也松了下来。看着李姨渐渐入睡,我轻轻地为她盖好被子,轻声走出了病房。
走廊里的灯光依旧柔和,仪器的滴答声还在轻轻响着,但我的心里却暖烘烘的。作为一名护士,我们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需求。在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无处不在,一个温柔的眼神、一句贴心的话语、一次轻轻的抚摸,都能给患者带来莫大的安慰。我们护士就像黑暗中的灯塔,用我们的爱心和专业知识为患者照亮前行的道路,让他们在病痛中感受到温暖和希望。